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公司新聞

新聞資訊

【邀請函】“書記縣長話縣域”活動來了,誠邀您的參與!

2021-08-26 閱讀量: 作者:中農富通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農業農村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為持續推進縣域現代農業發展,助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組委會將于11月舉辦“第十一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同期將舉行“書記縣長話縣域”活動。

活動擬邀請發展較好縣域的縣委書記、縣長以視頻形式介紹各縣特色發展經驗、案例、問題,擬通過農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日報、今日頭條、抖音、微信等媒體進行宣傳推廣,以期為縣域經濟壯大、鄉村產業興旺、農村人才聚集、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現誠摯邀請各地縣域領導參與“書記縣長話縣域”活動,并就本縣特色發展經驗、案例、問題等進行介紹。
附件1:書記縣長話縣域策劃方案(溝通稿)
附件2: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介紹
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組委會
二〇二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附件1:書記縣長話縣域策劃方案(溝通稿)

01目的
“書記縣長話縣域”活動主要以市縣域特色發展經驗、案例、問題等為話題,邀請發展較好縣域的縣委書記、縣長以視頻形式進行介紹,擬通過農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日報今日頭條、抖音、微信等渠道進行推廣引流,以期為縣域經濟壯大、鄉村產業興旺、農村人才聚集、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02推廣平臺
內部平臺:今日頭條(官方合作)、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活動網站、百家號、抖音等,以圖文/視頻形式推廣;
外部平臺:擬邀請農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網、中國網、新浪等,以圖文/視頻形式推廣。
03形式頻次
內容形式:8-10位縣委書記、縣長以視頻形式介紹當地縣域特色發展經驗、案例、問題等;
時間頻次:5-10min/期,預計每周三播出一期。
注:組委會提供采訪提綱(僅供參考),視頻拍攝剪輯由報名縣自行完成。
04話題方向
可根據各地發展特色制定,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創新、特色產業、城鄉融合、綠色發展(雙碳)、種業發展、縣域商業體系、金融助農、數字鄉村、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品牌建設等。
05視頻要求
1、內容要求:縣域發展經驗、做法、成效、問題等;
2、拍攝要求:橫屏拍攝、半身出鏡、背景簡單、聲音清晰無雜音、保持拍攝時平穩不晃動且視頻拍攝清晰;
3、呈現形式:領導介紹為主,可穿插縣域圖片或微視頻等素材,最終成片時長控制在5-10min;
4、素材提供:10月15日前,將拍攝視頻、圖文資料、發言稿等發送至ftxinxi@qq.com郵箱;
5、其他:開場詞參考:大家好,我是XX縣縣長,受第十一屆縣域會組委會的邀請,為大家介紹XX縣的發展經驗、案例及存在問題。結束語參考:期待在大會現場與大家交流探討,再次預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06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 17810266057
郵箱:ftxinxi@163.com

附件2:
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

“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是全國性質的、專門就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共性的、迫切性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與研究的行業活動。一般活動為期2天,參與對象主要為各地各級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專家學者、國際同行,以及部分科技創新型企業、農業龍頭企業代表等,參會人數在500-600人左右。會議包含主旨發言、國際農業科技交流、專題報告、圓桌論壇、專題研討會、供需對接會、現場觀摩、科技展示、論文征集、獎項評選等多個環節。
會議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第一屆至第五屆會議在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舉辦;第六屆會議秉承“走出去”的理念,與各地現代農業發展相結合,在廣西玉林舉辦;第七屆會議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舉辦在工廠車間,在河北省南和舉辦;第八屆會議著眼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在江蘇宿遷舉辦;第九屆會議聚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山西大同舉辦;第十屆會議關注“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以及“內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線上為主,在北京通州區舉辦。
每屆會議各個環節設置彼此呼應,內容相互契合,主題深刻聚焦;會議上嘉賓發言觀點鮮明,見解獨到,兼顧學術性和實用性;會場互動熱烈、氣氛活躍,交流研討效果顯著。會議深受與會嘉賓好評和廣大媒體支持,是一場影響廣泛的縣域現代農業發展盛會。
 
會議意義

1.會議得到各界的關注與支持。會議第一屆、三屆、四屆、五屆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第二屆由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市通州區政府聯合主辦;第六屆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第七屆扎根縣域,由河北省南和縣人民政府主辦;第八屆由江蘇省宿遷市農業委員會、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第九屆由山西省大同市農業農村局、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人民政府承辦;第十屆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承辦。國家相關部門、各國駐華使館、各級政府、學會協會、科研院校、行業大力支持,參會嘉賓涉及各國駐華使館農業參贊、經濟參贊等,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部委辦、局領導,全國各地省、市、區縣主管農業農村工作領導、農業農村廳、局長,農業科研院校專家教授,知名涉農企業代表,農業重點示范園區/產業園主管領導及金融投資機構負責人等,主體特性明顯,為政產學研推一體化、校地合作、縣域農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會議主題聚焦且緊扣時代發展。會議對上一年度全國縣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探討,通過案例剖析、典范分享,相互交流學習、借鑒經驗,對下一年度縣域農業發展的趨勢與方向進行把控、指導。會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現代農業的精神,聚焦我國縣域農業發展及鄉村振興問題,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研究內容,邀請涵蓋農業政策制度、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產業化、農業發展新業態、農業金融、農業信息化與科技等多方面高規格專家,對縣域農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預測,不斷創新和完善縣域現代農業發展理論體系,是真正意義上的謀求縣域農業發展新思路與新方向的盛會,與會嘉賓表示獲益匪淺。
3.會議集聚了國內頂級農業發展智庫。會議依托以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中國頂級農業及相關領域科研院校,結合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及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等國家及各部委專門研究機構,集聚了國內研究農業發展的頂級、權威專家,代表了當前我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成果的高水平。截止第十屆,共有院士、國務院參事、副部級領導18人次在會議上做主旨報告,副廳局級及以上領導90人次、副縣處級及以上領導121人次參與會議并發言。
4.會議搭建了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會議緊跟國際農業發展趨勢,每年針對性的邀請國外駐華使館參贊進行主題發言,邀請國際同行進行交流,了解國際農業發展新理念、新模式,借鑒國際農業發展先進經驗,掌握國際農業前沿技術與裝備信息,促進國際農業科技合作,推動區域對外開放及現代農業發展。截止第十屆,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65位國際嘉賓在會議上進行了發言。
5.會議加強了區域之間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提升與合作。全國代表不同地域特色的省市區縣主管農業領導、龍頭企業代表,就現代農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科技轉化創新的經驗與模式、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如第六屆廣西玉林的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與管理、第七屆河北南和的設施農業產業和寵物食品產業、第八屆江蘇宿遷的電商模式、第九屆山西大同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第十屆北京通州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對區域合作、壯大地方縣域經濟、發展“三農”具有重要意義。
6.會議帶動了區域農業產業的發展,提升了品牌和形象。通過會議帶動區域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實現供給側改革;會議聚焦國家部委辦局領導、各國駐華使館參贊、科研院校專家學者、各省市區縣主管農業領導、龍頭企業代表等參會各方及行業的關注,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地方形象。第十屆縣域會創新辦會形式,以線上直播為主,據不完全統計,主論壇當天線上直播量達到823萬人次,整體會議宣傳覆蓋人群近1638萬人次。
亚洲中文99精品无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