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公司新聞

新聞資訊

中農富通受邀參加2021中國設施園藝學術年會并發表演講

2021-10-18 閱讀量: 作者:中農富通
2021 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如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開局年邁好第一步,也是設施園藝全產業值得深思的問題。目前,我國的設施園藝總面積已躍居世界首位,在保障“菜籃子”供應、增收增產、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了及時總結和交流在設施結構與性能、設施裝備、設施栽培、環境調控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理念,進一步提升設施園藝科技含量、裝備檔次和技術水平,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廣并落地應用,助推我國設施園藝產業向智能化、集約化、更綠色、更安全的方向發展,“2021中國設施園藝學術年會”于10月13日-16日在海南省??谑信e辦。大會分為大會報告、分組報告及園區參觀等環節。


在10月15日上午進行的大會報告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李天來,海南大學副校長、研究院曹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鄒志榮,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宋衛堂等7位專家學者就設施園藝產業發展及相關技術研究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10月15日下午進行的分組報告上,中農富通常務副總經理、鄉村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白春明,中農富通高效生產部經理郭玲娟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會同與會嘉賓聚焦最新學術動態與最熱行業趨勢,共探設施園藝產業發展思路。


會上,白春明發表了題為《現代農業(蔬菜)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與案例研究》的演講。他表示,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關系民生的蔬菜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戰略轉型。蔬菜產業要進行發展模式的創新,產業集群將是必然的發展模式和有效手段之一。并闡述了蔬菜產業集群的概念內涵。簡單來說,蔬菜產業集群就是將當地蔬菜產業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在政府和市場的推動下,多方主體的積極參與下,形成有機綜合體,產生集聚效應。

白春明分析了國內外蔬菜產業集群案例模式。比如國內利用產業基礎強化優勢做大做強的山東金鄉大蒜產業集群,形成綜合品牌效應的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群,通過龍頭引領帶動的河北南和設施農業產業集群以及將資源優勢發揮到極致的貴州辣椒產業集群和四川彭州大地蔬菜等。比如國外荷蘭政府組建的“綠港”成為世界上最密集的高科技溫室園藝產業集群,走高效、集約道路而極度發達的以色列設施農業產業集群以及有極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美國食用菌(蘑菇)產業集群。通過案例分析,發現特色資源是內在誘因,構成集群的吸引力;主體集聚是基礎條件,構成集群的向心力;市場需求是關鍵導向,構成集群的牽引力;政府運籌是外在助力,構成集群的推動力;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構成集群的競爭力;配套服務是重要因素,構成集群的支撐力。

最后,白春明提出我國蔬菜產業集群的發展對策和建議,一是堅持規劃先行,聚焦重點產業,逐步推行蔬菜產業集群的規劃建設工作;二是堅持“三鏈同構”,推動集群發展;三是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和產業規模;四是堅持高質量發展,突出加工環節和強化品牌效應;五是建立健全區域蔬菜產業的生產性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蔬菜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六是強化蔬菜產業化集群化發展的相關政策,注重市場引導,實現蔬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明顯提升。


郭玲娟發表了題為《基于環控下的玻璃溫室番茄生產水肥管理技術》的演講。近幾年,以荷蘭為代表的現代化大型連棟溫室工廠化生產模式在國內發展迅速,配備有精準的物聯網環控系統,可通過傳感器采集溫室內外環境及根系環境信息?;诖髷祿锫摼W環控軟件設定灌溉策略,則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數字化管理,依據看天-氣象參數(光強、光積累量)、看地-基質含水量以及EC/PH、看植物-作物生長平衡,實現了更加精準的水肥供給。

郭玲娟通過參照國內外對于番茄無土栽培生產水肥管理理論,依據生產管理經驗,對此灌溉策略和相關技術進行了總結,為番茄生產提供了依據和參考。

郭玲娟指出,番茄椰糠栽培過程中的水肥供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多因素綜合影響,光照、溫度、濕度、植物等均會影響蒸騰作用和植物吸收。在制定水肥供給策略時,要依據光照強度、光積累量、栽培基質含水量、回液EC/PH數值等環境數據分析,結合植株生長狀態,以及相關環境條件,實施水肥一體化參數關聯性設置的灌溉策略,達到實時優化,同步調整,達到精準供給。

中農富通始終重視設施農業的發展和研究,在全國多地開展了設施農業工程建設,構建設施農業產業集群,有力促進了當地設施農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成立至今,研發推廣的設施面積已超過 500 萬平方米,多次承擔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設計建造的現代化智能溫室、科研溫室、日光溫室、農業觀光旅游溫室、栽培設施、自動化控制設施等項目遍布全國各地,并以合理的方案設計,優質的工程質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務,贏得了用戶及社會的一致認可,發揮了很好的引領帶動作用。
亚洲中文99精品无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