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中共中央、國務院放開準入,20萬億養老市場將全面放開

2022-08-19 閱讀量: 來源:產業規劃

 

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成為一個重要議題。

會議指出,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這是滿足群眾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提升服務業水平、有效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規劃》時提出,要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機構,引導規范金融、地產企業進入養老市場。

此次政策有助于提升養老機構參與養老產業的積極性,豐富養老產品供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國養老產業已進入投資窗口期,伴隨養老意識提升,需求還將進一步提升。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準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總目標是: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基礎持續鞏固,財富儲備日益充沛,人力資本不斷提升,科技支撐更加有力,產品和服務豐富優質,社會環境宜居友好,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順利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階段性目標分別是:

2022年,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2035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學有效;

到本世紀中葉,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備。

《規劃》從5個方面部署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具體工作任務:

一是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

二是改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力有效供給;

三是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

四是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科技創新能力;

五是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項“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任務中,《規劃》提出,要“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讀《規劃》時指出,伴隨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高齡和失能失智老人數量不斷提升,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對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養老機構服務供給總量短缺與結構矛盾并存。因此,《規劃》提出要加大養老服務投入力度,多渠道、寬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

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提升居家社區養老品質。探索社區互助式養老;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
二是強化養老機構服務能力。一方面,要強化公辦養老機構保障作用,進一步明確公辦養老機構“兜底線、?;尽钡穆毮芏ㄎ?;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逐步形成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養老服務格局。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機構,落實同等優惠政策。提高對護理型、連鎖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引導規范金融、地產企業進入養老市場,鼓勵養老機構探索各類跨界養老商業模式。
三是推進醫養有機結合。鼓勵醫療衛生機構、養老機構以多種形式開展合作。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國家發改委提出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機構”后的第二天,相關政策措施就落地了。

養老市場已進入投資窗口期?

近年來,為應對我國未來日益加重的老齡化問題,我國接連出臺政策扶植養老產業,內容包括鼓勵民間資本以公辦民營、民辦公助、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與養老產業發展,以及推進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合作等。

對于此次《規劃》對養老產業的影響,未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齡人口對于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對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與此同時,國內居家養老以及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相對不足,養老機構服務供給總量短缺與結構矛盾并存。此次《規劃》提出“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相較于《“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提出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強化了養老機構服務能力,這有助于提升養老機構參與養老產業的積極性,豐富養老產品供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次《清單》將“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許可”等措施放開,有助于進一步放寬養老服務市場準入,打破市場準入門檻,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豐富的養老產品;同時,這也是對于國家出臺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的積極回應。

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到2030年有望達到22萬億元,未來10~15年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

 

近年來,亞健康狀態不斷蔓延,世界銀行針對中國慢性病做的調查數據稱,在今后的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會增長三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也需要改變,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而大健康產業恰恰是“防、治、養”模式的產業體現,隨著公眾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治未病”被視為下一個藍海。

1何為大健康?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是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過程。

實現大健康,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進行大健康教育、創新大健康技術、發展大健康產業、完善大健康服務。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而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大健康是剛需!

從古至今,健康都是人類的根本追求。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近年來,各級政府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諸多社會問題依然頻頻出現,如:許多家庭因病返貧,醫患糾紛時現報端,城市醫院人滿為患……而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等也成為重大健康隱患,對健康帶來新的壓力。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

所以說,大健康早已是一種剛需!

 

3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

為什么說現在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當然不是因為總理的一句話,而是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對大健康產業發出強烈呼喚?。?!

1、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這個國家的健康產業就發展不了。

2、中國老年人口將趕超4億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4.8億,老齡化水平為15.5%。老人數越多,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3、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

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占到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癥。

4、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達到20%

健康素養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運動才健康、怎樣的生活方式健康。2008年中國健康素養水平是6.68%,預計在2020年提升到20%。

5、2020年健康產業市場總額達8萬億

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占GDP比重6.5%,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 

4治未病需加強自我保??!

大健康產業的根本,是治未病,也就是阻斷慢性病的發生。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鍛煉、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都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因。但是,這些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自我保健來預防和規避。

“疾病的關鍵在于預防,而預防的關鍵就在于自我保健”,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干事陳潔表示,“人們有責任也有權利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個人必須通過自我保健充分參與到自我健康管理中來”。

對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預防,公眾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實際上這些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只需要掌握生命健康科學常識并加以運用即可。八成的心臟病、中風、II型糖尿病及三分之一的癌癥都可以通過自我保健減低患病的風險,這對個人及家人大有益處!

5大健康帶來全新機遇!

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大健康產業即將步入蓬勃發展期,并已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健康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可以說,大健康產業是醞釀著豐富投資機會的朝陽產業。

站在風口上的絕對不是“豬”,而一定是搏擊長空的鷹!財富第五波即將誕生!

在大健康產業乘勢而起的同時,東阿阿膠旗下的嬌倍源緊緊圍繞“中華養生健康事業”這一使命,不斷夯實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傳遞符合現代人的養生理念,不斷提供符合當需求的養生產品,大獲好評。養生保健成為人們的日常習慣,而從事中華養生健康事業也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種被國家、社會認可的職業,必然前途無量!

觀念改變命運,思路決定出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將看得更遠!而嬌倍源,就是你身下的巨人,你成長的起點,你財富的基石!

未來可期,我們不妨共同努力!

康養小鎮建設相關政策:康養小鎮是指以“健康”為小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健康產業為核心,將健康、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規劃思路

1.資源優勢
適宜創建發展康養小鎮的地區,一般應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在這個基礎條件上,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康養小鎮。如擁有宗教文化、長壽文化、溫泉資源、醫藥產業資源等等??梢劳许椖康亓己玫臍夂蚣吧鷳B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閑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2.產業特色康養小鎮的產業應該是以健康為主的, 如養老產業、休閑農業產業、度假休閑、健康食品產業、體育產業等。
3.功能明確康養小鎮不同于一般的小鎮,它的功能性更強。以體育產業為例,依托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游、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建設標準

? 康養小鎮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該區域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大于或等于5000個/每立方厘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不低于1000—1500個/每立方厘米)。? 村鎮環境優美,干凈整潔。?附近100公里之內有高鐵、機場、高速,交通方便。?活動范圍在3平方公里以上。?有發展醫療產業的環境基礎。

開發類型

1. 文化養生型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游產品,使游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回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托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2.長壽資源型依托長壽文化,大力發展長壽經濟,形成食療養生、山林養生、氣候養生等為核心,以養生產品為輔助的健康餐飲、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養生養老體系。
3.中醫藥膳型藥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閑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制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4.生態養生型以原生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為發展核心,重點建設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生態種植等健康產業,一般分布在生態休閑旅游景區或者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區域。即依托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閑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5.養老綜合型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同時擁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群體,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閑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為老年人打造集養老居住、醫療護理、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養老小鎮。帶動護理、餐飲、醫藥、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6.度假產業型居住養生是以健康養生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健康養生方式。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養生設施及服務,并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7.體育文化型依托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游、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8.醫學結合型康療養生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征進行的以藥物康復、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閑活動進行的康復養生旅游產品,包括康體檢查類產品,它是醫療旅游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規劃

1、因地制宜首先根據自身特色,確定小鎮開發類型。若無特色資源,可以植入相關特色與功能。對于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要進入康養小鎮開發,通過旅游的搬運功能進行特色植入。這類型一般僅適合長壽文化型、生態養生型,醫養結合型或養老小鎮型開發。生態養生型要求小鎮有較好的環境基礎,后期要改善和維護小鎮生態環境,同時培育和引導養生養老產業進駐,發展養生產業,進行生態養生型開發。2、多元化開發其次在規劃時要強化健康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叼B小鎮必須強化健康養生養老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以健康養生、休閑養老度假等健康產業為核心,進行休閑農業、醫療服務、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3、整體化運營最后在運營管理方面,要立足于小鎮自身特點,以市場化開發為主導,確定項目的開發主體、開發模式、招商及運營模式等,形成系統化的運營管理流程,推進健康產業鏈的高效發展,實現小鎮的經濟效益增長。

亚洲中文99精品无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