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新聞資訊

未來十年農村電商升級的十點建議

2022-08-23 閱讀量: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經過 10 年的發展, 迄今為止, 農村電商領域 主要呈現出 5 個趨勢:主流化、全局化、多樣化、 多級化和規范化。 

從脫貧攻堅銜接過渡到鄉村振興,農村電商 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展望下一個 10 年, 在“5 個趨勢”的基礎上, 有以下“5 個特點”值得重視。

一是“戰略性”。商務部作為電子商務的主 管部門,對新發展階段的農村電商提出了新的戰 略性的要求。這集中體現在“數商興農”的任務 和一系列戰略部署上,主要反映在“農”“商” 兩方面。前者是指農村電商作為數字鄉村的標配 助力鄉村振興,在興產業、美農村、富農民、促 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數字化上發揮戰略性作用;后者是指農村電商在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和農村現 代流通體系建設,補短板、促轉型,擴內需、暢 流通,助力夯實構建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礎。概括來說,脫貧攻堅收官銜接鄉村 振興, 農村電商的戰略意義更加凸顯, 以農村電商升級引領“數 商興農”、以“數商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構建新發展格 局的要求也更加明確。

二是“引領性”。無論是“農”還是“商”,數字化轉型 的共同要求,都包括靈敏感知、靈活應變、賦能創新和提高績 效 4 個方面。農村電商不僅是縣域鄉村“農”和“商”數字產 業化的新增量, 也是引領鄉村產業數字化存量轉型的重要力量。農村電商憑什么引領“農”“商”的數字化轉型?因為:電商 打破了傳統商業的時空界限,讓農戶和農企足不出戶就可以對 接廣域大市場,極大地拓展了市場空間;電商具備數據優勢, 用好數據,有助于實現精準對接、智能決策、高效運營。農村 電商怎樣引領“農”“商”的數字化轉型?電商憑借以上渠道 優勢和數據優勢, 可以賦能“農”“商”主體前所未有的能力, 倒逼供給側改革,促進創新,最終達到提升績效的目的。把握 和發揮好電商這些優勢,對于下一個 10 年推動縣域鄉村產業 數字化轉型升級特別重要。

三是“廣域性”。農村電商廣域性的特點,是由主流化、 全局化趨勢帶來的必然結果。繼續助力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 納入和促進鄉村振興、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后疫情”時代 農村生產生活的在線化趨勢, 以及國內主流互聯網平臺、電商、 新媒體和三農服務商圍繞數字鄉村制訂和發布了新計劃:騰訊 為村、阿里數字鄉村、字節鄉村計劃、益農信息社等,都將為 農村電商提供更加廣闊的用武之地。從助力限期脫貧到穩定致 富,從聚焦精準到全面助力,從產品電商到服務疊加,從注重 農產品上行到促進農村消費,從增量創新到存量轉型……農村 電商的業務領域將不斷延展,“+ 電商”和“電商 +”將成為 縣域鄉村數字經濟的新常態。

四是“縱深性”。農村電商不是僅停留在交易端,未來會 越來越多地向供給側縱深延展。消費電商向產業電商延展、2C 向 2B延展,是未來農村電商的重要看點和特點。此前電商扶貧, 要求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主體,包括采用消費扶貧措施,幫他們 解決“賣得掉”的問題, 未來鞏固擴大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 要越來越多地通過深化供給側改革, 解決“賣得好”和“賣得久” 的問題。這就要求電商從交易端向供應鏈、產業鏈縱深深化。目前,我國農產品網絡銷售占比還不高,大致占 10%。如果說 2C 的消費電商是農村電商增量創新、復制成長的“開闊地”,那么,2B 的產業電商就是未來存量 轉型、規模突破的“制高點”。攻 克 B2B 電商,將成為農村電商未來 的主攻方向。由此,農村產業電商 的縱深性,將成為它未來發展的重 要特點之一。

五是“長效性”。政府主推的 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是一項階段性 的工作,而農村電商是沒有終點的 “馬拉松”。農村電商經過 10 年快 速覆蓋、星火燎原,現已轉入高質 量發展的新階段,增強市場主體的 自我造血能力,長效高效發展成為 必然要求。農村電商要把階段性和 長期性結合好, 需采取“一體兩翼” 策略?!耙惑w”是績效,即堅持績 效導向,把“成規模、可持續、見 實效、獲得感”作為根本要求;“兩 翼”是供給側改革和機制創新, 即:一邊不斷優化渠道對接、網貨產品、 支撐服務和政策資源的供給,一邊創新資源整合方式,將農村電商的動力機制切換到以市場為主上來,不斷培育市場及市場主體,不斷增強他們的自我造血能力。

 

未來農村電商如何升級

面向下一個 10 年,農村電商要想發揮好鄉村數字經濟、鄉村信息社會建設引領者的作用, 自身需要升級。那么,農村電商如何升級?對此, 可歸納為“5+1”:“5” 是渠道升級、產業升級、服務升級、機制升級、隊伍升級;“1”是農村新基建。

 

據此,提出 10 方面的建議:

一是應用牽引,將電商大數據列為數字鄉村新基建的先導。鑒于過往基建項目,特別是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的經驗教訓,應用前置、以應用帶建設,有利于避免建和用的脫節,避免建成的能力閑置的問題。既然電商在數字鄉村各類應用中,已經率先形成規?;?、體系化的應用,那么,就理應以電商大數據為新基建的先導,去進一步打通和不斷完善農商數據互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攻堅 B2B,以農批電商化數字化為主攻方向。B2B 代表的產業電商是農產品電商存量轉型和規模突破的“制高點”。要想根本扭轉目前農產品網銷占比不大的情況,就有必要攻克農業電商的難點,拿下農批 B2B 的戰略高地。

三是“匹配 + 創新”,突破市場對接的阻滯。各地要立足自身條件選擇最匹配的電商發展方式和市場合作伙伴。前期市場為突 破傳統平臺電商的流量制約,基于社交網絡、新媒體網絡發展 起來的微電商、輕電商創新不斷,直播帶貨、視頻營銷更是火 熱異常。許多創新性的電商技術、業態,不僅可用于 B2C,其 實也可以應用于 B2B。當然, 這需要針對 B 端潛在客戶的需求, 創新更多更合適的內容。 

四是數據驅動, 積極參與和促進供應鏈智能化。農村電商、 尤其農產品電商從交易環節向產業全鏈路延展,供應鏈的升級 首當其沖。在市場上, 它體現為從各種嚴選、優品、集采開始, 沿著產銷數字化、應用場景化、供應鏈智能化的邏輯,在源頭 基地、標準化 /品牌化、數據驅動、供應鏈資源優化、金融助 推等環節發力和創新,從供應鏈升級的維度,實現以電商促進 農業數字化的過程。對此,對擁有相關貨源的各地主體有三點 建議:一是要注重與平臺合作,各家平臺或許模式不同,匹配 為好;二是要注重上游產品,要把貨源做好,產品過硬是根本 條件;三是要注重數據驅動,有了好產品,還得用數據說話。不能用數據說話,也很難拿到進入智能化供應鏈的“門票”。 

五是因地制宜, 以電商助力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十三五” 時期,農村電商重農產品上行的策略,是符合電商扶貧實際情 況的。下一步,要以農村電商升級全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包 括助力質量興農、助力農產品原產地精深加工和一二三產業深 度融合,助力各種農業新業態的發展,電商與農業的結合和促 進農業數字化將有更廣闊的用武之地。建議各地升級農村電商 時,除了繼續關注圍繞農產品本身發力的電商實戰打法,還應 更加開闊眼界,立足實際,將農產品出村與消費者進村結合起 來,將農產品生產與經營結合起來,將農產品的經營與鄉村的 經營結合起來,立足本地產業實際匹配電商,不斷提升農業電 商、數字商務以及農業全產業的數字化水平。 

六是升級服務,拓展和加強農業數字化的服務支撐。 一階段農村電商快速覆蓋帶來的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往往 突出表現在村級電商站點、縣級公共服務中心、電商園、物 流快遞體系等農村電商服務載體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績效 差、能力閑置甚至名存實亡上?,F在, 農村電商的服務升級, 在方向和要求上已明確:如站點的多站合一、業務疊加;物 流的優化組織、統倉共配;在數字鄉村建設中拓展電商載體 的業務空間,提升造血能力等。此外,升級電商服務還要面 向未來, 比如面向產業電商的需要, 瞄準市場痛點去創新服務。對此, 例如“一畝田”平臺的“豆牛代賣”“豆牛金融”等, 就是很好的服務創新。對于地方主體來說,建議積極關注和 尋求合適的服務資源,為我所用。 

七是基于市場,創新農業數字化的長效利益機制。解決前 期農村電商發展質量不高的關鍵,在于按市場化的邏輯實現機 制升級。其重點是將政府項目的推進機制切換到市場化的軌道, 并實現長效發展。未來數字鄉村、數字農業、數字新基建和產 業電商等,同樣存在長效機制的挑戰。農村電商機制升級的目 的,是激發內生活力,培育造血功能。其根本是參與主體、尤 其是農戶、農企有獲得感。對此,有三點建議:一是要以合作 共贏的原則,不斷完善參與主體之間的利益鏈;二是找到參與 主體降本增效的合作點,不斷做大他們利益分配的“蛋糕”;三是著眼長遠合作,不斷調整不合理的利益分配關系和方式。 

八是面向市場,開展農產品標準化 /品牌化工作。現在各地都很重視農產品區域品牌的打造,而從產業化的角度看,標 準化其實是品牌化的內在基礎。特別對農產品網貨而言,產品 內容可清晰描述、品質穩定可靠的標準化要求,無論對 2C 和 2B 都非常重要,甚至對后者來說更加重要。近年來主管部門推動農商互聯, 其中就包括聯標準。對此,重點建議,要以市場為導向 推進農商標準互聯。 

九是升級隊伍,培育電商人“數商興農”新能力。“十三五”農村電 商大發展的成果之一,就是培育和形 成了一支人數在千萬量級的農村電商 隊伍,并通過他們讓電商和互聯網的 新理念、新事物進村入戶, 為未來“數 商興農”奠定了雖較廣泛、卻又是初 步的群眾基礎。未來,培育更多草根 網商仍有必要,但從提高發展質量的 要求來說,電商隊伍的升級、壯大, 已經到了量質并重、質量優先的時候。特別是“數商興農”新能力的培育, 要在加強普遍性的人員培訓的同時, 更要通過龍頭帶動、組織化創新的途 徑實現隊伍升級。 

十是以“外”促“內”,加快農 業主體數字化轉型。農業主體的數字 化轉型,往往從交易電商化開始,通 “上云、用數、賦智”,逐步擴大 和深化數字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逐 步實現流程在線化、品牌優質化、經 營智能化、生態協同化、競爭高效化。這是電商升級促進農業主體數字化轉 型的過程,是一個由“外”到“內” 再到“外”的數字化演化和競爭力強 化的過程。鑒于不少傳統企業開展電 商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教訓,主要建 議兩點:一方面,企業要統籌運營線 上線下業務,特別要注重以線上促線 下,而且不要僅限于導流變現;另 一方面,要關注電商經營帶來的隱 性績效和促變績效,否則,就會低 估電商的作用,不利于農業主體的 數字化轉型。

亚洲中文99精品无码91